全量拉链和增量拉链是数据仓库中两种常见的数据更新策略,主要区别体现在数据存储范围、更新频率和存储成本等方面:
一、数据存储范围
-
全量拉链
每次更新时将完整的数据集导入目标表,覆盖目标表中已存在的数据。例如,每天凌晨将
wedw_ods.order_info_20250323
的数据全量插入到dwd
层的对应分区。 -
增量拉链
仅存储自上次更新以来的新增或修改数据,记录数据的变化量(如新增记录、修改字段值等)。例如,从2025年3月24日至25日新增或修改的数据会被存储在
wedw_dwd
的20250325分区中。
二、更新频率
-
全量拉链 :按固定时间间隔(如每日凌晨)执行全量更新。
-
增量拉链 :通常按小时或更短时间间隔执行,实时或近实时更新变化数据。
三、存储成本与性能
-
全量拉链
-
存储成本 :需存储完整数据集,数据量较大时占用更多存储空间。
-
性能 :首次全量加载时间较长,但后续更新操作简单,适合数据变化不频繁的场景。
-
-
增量拉链
-
存储成本 :仅存储变化数据,节省存储空间。
-
性能 :需记录每次变化,更新操作相对复杂,适合数据变化频繁的场景。
-
四、适用场景对比
场景类型 | 全量拉链适用性 | 增量拉链适用性 |
---|---|---|
数据变化较少 | 数据量较小且稳定 | 数据更新频繁 |
系统资源有限 | 对实时性要求低 | 需快速响应数据变动 |
初始数据加载 | 首次部署或数据量较大时 | 日常业务数据更新 |
五、补充说明
-
主键与时间戳 :两种方式均需在业务库表中设置主键及创建/修改时间,以便准确识别变化数据。
-
数据一致性 :增量拉链需确保两次全量加载之间无数据遗漏或重复,通常通过事务管理实现。
综上,选择全量拉链还是增量拉链需根据数据特性、系统资源和业务需求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