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标流程是市场主体通过制度化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机制。了解竞标流程的各个环节对于投标人至关重要,以下是竞标流程的基本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竞标流程的基本步骤
招标人准备工作
- 项目立项:提交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投资项目的必要性、规模和地点设想、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分析等。
- 建设工程项目报建:招标人持立项批文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报建。
- 招标资格确认:确认建设单位的招标资格,确保具备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营业场所和相应资金,或选择招标代理机构。
编制资格预审、招标文件
- 资格预审文件:包括资格预审申请函、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申请人基本情况表等。
- 招标文件:包括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标准及要求等。
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通过指定渠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邀请潜在投标人参与资格预审。
进行资格预审
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确定符合要求的投标人名单。
发售招标文件及答疑、补遗
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并解答投标人的疑问,对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补遗。
接收投标文件
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截止时间内接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
抽取评标专家
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
开标
在招标文件载明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开标,公开唱标,记录投标人的报价等信息。
投标文件评审
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包括技术评审、商务评审等。
定标
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中标候选人名单。
发出中标通知书
向中标候选人发出中标通知书,通知其中标结果。
签约前合同谈判及签约
中标人与招标人进行合同谈判,达成一致后签订合同。
竞标流程中的法律要求
招标文件的法律要求
- 招标文件内容:招标文件应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
- 法律规定: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国家对招标项目的技术、标准有规定的,招标人应当按照其规定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相应要求。
投标文件的法律要求
- 投标文件内容: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作出响应,包括投标函、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商务和技术偏差表等。
- 法律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
竞标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投标文件的准备
- 详细审查:投标人应详细阅读招标文件,识别关键点,特别注意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如工期、质量标准、安全规定等,并及时提出书面澄清请求。
- 合理定价:分析成本构成,合理定价以保持竞争力,并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开标程序
- 密封递交:投标人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递交投标文件,确保密封完好并加盖投标人单位印章及法人代表印章。
- 开标记录:开标时,由投标人或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
投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时间管理:合理制定计划,合理预留时间,避免因时间管理不当导致违规操作。
- 电子招投标操作:认真学习电子招投标平台的操作手册,细心检查,确认无误后再提交。
- 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技巧,熟悉项目情况,确定项目属性,了解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招投标活动顺利进行。
竞标流程包括从招标人准备工作到签约前合同谈判及签约的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投标人应详细阅读招标文件,合理准备投标文件,注意开标程序,确保投标过程合法合规,以提高中标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