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段线”的国际承认情况,目前来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可。具体来说:
“十段线”,也被称为U形线或十一段线等,是中国在南海海域国界线的一种画法,用于表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利益范围 。这条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国民政府时期,经过多次演变和调整,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十段线范围 。尽管这一线条在中国历史上曾被用来表示其在南海的主权和利益范围,但国际社会对于南海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曾在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后公开表示,菲方不能接受的是中方沿“十段线”来划定领土,这一点没有得到任何国家、国际机构的承认 。这表明至少从菲律宾的角度看,“十段线”并未获得国际上的普遍接受 。
再者,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也对中国的“十段线”表达了异议 。例如,越南于2024年7月17日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实际上是对中国依法依规划设的“十段线”的挑战 。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十段线”反映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的观点,但根据国际法,领海的定义是从领海基线向外推12海里确定的,而十段线更多的是对岛礁主权归属的界定 。这意味着,“十段线”并不能作为解决南海争端的法律依据 。
最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强调,早在1948年,中国政府就正式公布了南海断续线,并为历届中国政府所坚持,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受到任何国家的质疑 。但他同时也提到,菲方声称中方把断续线内海域都据为领土,这是对中方立场的蓄意歪曲,不符合事实 。这说明了中国认为其立场符合历史事实和国际法,但同时也意识到其他国家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十段线”作为中国在南海主权主张的一部分,并未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国际社会对于南海的归属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成为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国方面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以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同时,中国也强调将继续坚定地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因此,如何平衡国家主权和区域和平稳定的关系,依然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