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段线和九段线都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画法,主要区别在于线段数量和表现形式,具体如下:
- 线段数量:九段线是由 9 段断续线组成的线,而十段线是在九段线的基础上,在台湾岛东部增加了一段线,变为 10 段断续线。
- 表现形式:九段线通常出现在横版中国地图上,南海诸岛以插图形式存在。十段线则出现在 2014 年 6 月出版的竖版中国地图上,南海诸岛不再以插图形式呈现,而是完整展示在地图中,南海海域国界也由九段线变成十段线。
实际上,台湾岛东部的那段线属于东海范畴,南海部分的权益边界线本质上还是基于原来的九段线,其核心内涵和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管辖权和历史性权利等主张并未改变。
九段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47 年,当时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 11 段断续线组成的线,来表示中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地图在同一位置上也标绘了这样一条线,1953 年去掉北部湾内两条而改为九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