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医保)在筹资标准、待遇保障、参保流程、报销范围和比例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和改进。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解读。
2024年上海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
筹资标准调整
- 70周岁以上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16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595元/年,财政补助6574元/年。
- 60-6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16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765元/年,财政补助6404元/年。
- 19-5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414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935元/年,财政补助3214元/年。
-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筹资标准调整为241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295元/年,财政补助2124元/年。
- 大学生:筹资标准调整为1149元/年,其中个人缴费295元/年,财政补助854元/年。
个人缴费标准调整
- 7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缴费标准调整为595元/年。
- 60-69岁人员:个人缴费标准调整为765元/年。
- 19-59岁人员:个人缴费标准调整为935元/年。
-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个人缴费标准调整为295元/年。
- 大学生:个人缴费标准调整为295元/年。
2024年上海居民医疗保险的待遇保障
基本医保待遇
- 住院和门急诊报销比例:70岁以上人员,门急诊起付线300元,一级医院报销70%,二级医院报销60%,三级医院报销50%;60-69岁人员,门急诊起付线500元,一级医院报销75%,二级医院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60%;19-59岁人员,门急诊起付线500元,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中小学生和婴幼儿,门急诊起付线300元,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50%;大学生,门急诊起付线300元,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50%。。
- 住院报销比例:70岁以上人员,一级医院报销90%,二级医院报销80%,三级医院报销70%;60-69岁人员,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19-59岁人员,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大学生,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
大病保险
- 报销比例:参加居民医保的人员,因患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疗、肾移植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治疗和部分精神病病种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报销后,其个人自负费用可由大病保险资金再报销60%,本市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员报销65%。
- 最高支付限额:居民医保叠加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达到当地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2024年上海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流程
参保登记和缴费
- 全日制大学生、中小学校在册学生和在园(所)幼儿:由学校和托幼机构统一办理登记手续和代为收取个人缴费。
- 农村居民:由其户籍所在的村委会办理登记确认手续,集中缴费期内采用委托银行划款方式缴费。
- 其他参保人员:可通过“一网通办”线上办理或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完成参保登记,并可以在5个工作日后,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完成个人缴费。
家庭共济缴费
已组建家庭共济网且选择“共济缴费”的,医保部门将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无需个人再通过线下或线上渠道缴费。
2024年上海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和比例
报销范围
- 住院和门急诊:包括门诊治疗、住院治疗、特殊病种治疗等。
- 大病保险:包括重症尿毒症透析治疗、肾移植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治疗和部分精神病病种治疗等。
报销比例
- 住院报销比例:70岁以上人员,一级医院报销90%,二级医院报销80%,三级医院报销70%;60-69岁人员,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19-59岁人员,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大学生,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
- 门急诊报销比例:70岁以上人员,门急诊起付线300元,一级医院报销70%,二级医院报销60%,三级医院报销50%;60-69岁人员,门急诊起付线500元,一级医院报销75%,二级医院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60%;19-59岁人员,门急诊起付线500元,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5%,三级医院报销60%;中小学生和婴幼儿,门急诊起付线300元,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50%;大学生,门急诊起付线300元,一级医院报销80%,二级医院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50%。
2024年上海居民医疗保险在筹资标准、待遇保障、参保流程、报销范围和比例等方面进行了多项调整和改进,旨在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优化就医服务流程,并扩大医保的覆盖范围。这些调整将有助于减轻市民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医疗保障体系的整体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