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以下是关于阿里地区的详细信息,包括其行政管理、历史背景、经济和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阿里地区的行政管理
行政区划
- 地理位置: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毗邻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度、尼泊尔,边境线长1400千米。
- 行政区划:阿里地区下辖7个县,包括普兰、札达、噶尔、日土、革吉、改则、措勤。
- 行政级别: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和财政自主权。
地理和人口
- 面积和人口:阿里地区总面积约3371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2.3万人,人口密度极低。
- 地形和气候: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阿里地区的历史背景
早期历史
- 象雄文明:阿里地区是西藏早期象雄文明的发祥地,曾是苯教的发源地,也是后弘期佛教传入藏地的通道之一。
- 吐蕃时期: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攻打象雄,使之归入吐蕃。
中世纪历史
- 古格王国:11世纪,古格王拉德将阿里地区分封给3个儿子,其中古格王国即第三子祖德衮的封地。
- 拉达克统治:崇祯三年(1630年),古格王朝覆灭,阿里地区受拉达克统治。
近现代历史
- 清朝时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阿里全境归附西藏地方政府,由噶丹次旺管理。
- 和平解放: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后,设阿里噶本,1960年设立阿里专区,1970年更名为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的经济和资源
经济发展
- 农牧业:阿里地区草原面积约4亿亩,占总面积的87%,耕地面积3.6万亩,主要农作物包括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
- 矿产资源:阿里地区有丰富的盐、硼、铅、芒硝、铬、锌、金、银、铯、水晶石、大理石、花岗石、玉石等矿藏。
- 旅游业:阿里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湖、古格王国遗址、札达土林、班公湖等世界级景点。
自然资源
- 水资源:阿里地区有著名的狮泉河、孔雀河、马泉河、象泉河等,流域面积6万平方公里,地热资源遍布全区。
- 风能资源:阿里地区气候条件恶劣,但拥有较好的风能资源,适宜发展风能发电。
阿里地区作为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和自然资源。其行政管理独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农牧业、矿产资源和旅游业方面。尽管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人口密度,阿里地区在国家的支持下,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