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陕州区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以下是对该地区的详细介绍:
-
地理位置
- 三门峡陕州区东与渑池县交界,西与灵宝市接壤,南依甘山与洛宁县毗邻,北临黄河与山西省平陆县隔岸相望。
- 东西南三面环抱三门峡市区和湖滨区,总面积为1609.73平方公里。
-
地貌气候
- 地势地貌:地势南高北低,东峻西坦,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状,地貌基本可分为山区、丘陵和原川3种类型。
- 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热、雨涝;秋季气候凉爽,雨水减少。
-
历史沿革
- 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今陕州地是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
- 民国二年(1913年)废陕州置陕县,1952年4月,陕州专区撤销并入洛阳专区。
- 1986年4月,撤销洛阳地区,三门峡市升格为省辖市,陕县归三门峡市管辖。
- 2016年1月6日,三门峡市陕州区挂牌成立。
-
行政区划
- 截至2021年,陕州区共辖4个镇(大营镇、原店镇、观音堂镇、西张村镇)、9个乡(张汴乡、张湾乡、菜园乡、张茅乡、王家后乡、硖石乡、西李村乡、宫前乡、店子乡)、256个行政村。
- 截至2022年10月,陕州区下辖4个镇、9个乡:大营镇、原店镇、西张村镇、观音堂镇、张汴乡、张湾乡、菜园乡、张茅乡、王家后乡、硖石乡、西李村乡、宫前乡、店子乡。
-
经济发展
- 2021年,陕州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83.8亿元,年均增长7.2%。
- 2023年前三季度,陕州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78.6亿元,同比增长3.5%。
-
文化特色
- 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如地坑院、熊耳山空相寺等。
- 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群。
- 安国寺、空相寺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交通建设
- 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209国道和310国道纵横交错。
- 三门峡西站、三门峡南站等火车站以及三门峡站等交通枢纽,为陕州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门峡陕州区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