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至抚顺长途时间表

根据最新信息,辽阳至抚顺的长途交通方式及时间表如下:

一、火车时刻表(2025年3月数据)

  1. 高铁/动车

    • 抚顺北站沈阳北站 :约0.95小时(K96次列车)

    • 沈阳北站辽阳站 :约0.72小时(K2052次列车)

    • 沈阳北站辽阳站 :约0.5小时(G724次列车)

    • 沈阳北站辽阳站 :约0.72小时(T332次列车)

  2. 普通列车

    • 抚顺北站沈阳站 :约0.97小时(K7334次列车)

    • 抚顺北站沈阳站 :约0.95小时(K96次列车)

    • 抚顺北站沈阳站 :约0.95小时(另一班K96次列车)

注意 :以上信息为2025年3月数据,建议出行前通过12306或车站官方APP查询最新时刻表。

二、长途汽车时刻表(辽阳客运站)

  • 发车间隔 :约30分钟一班

  • 票价 :33-36.5元

  • 班次 :24小时运营

注意 :部分线路(如抚顺客运站至辽阳)班次较少,建议提前电话咨询(0419-2261226)。

三、自驾路线参考

  • 距离 :约125公里

  • 耗时 :约1.7小时

  • 路线

    1. 从辽阳出发,沿沈大高速 → 沈环高速 → 沈抚高速 → 104省道 → 葛布大桥 → 抚顺
  • 费用 :油费约82元,路桥费65元,总费用约147元

建议 :自驾需关注实时路况,高速收费标准以实际为准。

四、其他交通方式

  • 高铁 :抚顺站至辽阳站每日多班,适合快速通勤

  • 长途汽车 :适合预算有限或偏好公交的旅客

建议根据需求选择高铁、动车或长途汽车,并提前确认最新班次及票价。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抚顺干白花琥珀等级

抚顺干白花琥珀的等级划分主要依据透明度、杂质含量及工艺水平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等级划分标准 一级料 透明度达90%以上,杂质极少,质地透明或半透明,可清晰看到内部包裹物(如昆虫、植物碎片等),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顶级稀缺白花蜡质,常被描述为“一叶封侯”,寓意吉祥,属不可多得的顶级琥珀。 二级料 透明度约70%-90%,杂质较多,但仍有较清晰的包裹物和纹理,观赏性较强。

健康知识 2025-04-09

抚顺干白花是药珀还是翳珀

不是,是独立品种 抚顺干白花既不是药珀也不是翳珀,而是琥珀的一种独立品种。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定义与形成 抚顺干白花是抚顺地区特有的一种琥珀类型,由数百万年天然树脂石化形成,因失去生物活性和生长能力而无法继续生长。其形成过程中树脂经历了不同环境与化学反应,形成了独特的颜色和纹理。 二、与药珀、翳珀的区别 药珀(灵草珀) 药珀具有药草香味,表面有灰白皮且磨砂质感,盘玩后可能形成油光锃亮的外观

健康知识 2025-04-09

干白花琥珀是什么琥珀

干白花琥珀是一种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琥珀品种,属于蜜蜡的一种,学名为白花蜜蜡。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说明: 一、基本定义与分类 所属类别 干白花琥珀属于蜜蜡分支,与黄花蜜蜡(主色调为黄色)并列为琥珀中的两大稀有品种。 颜色特征 干白花以白色为主色调,可能带有少量其他颜色(如浅黄、浅棕)或纹理,形成独特的“干白花”外观。 二、形成与产地 形成条件 :由树脂石化形成,需经历数百万年地质作用

健康知识 2025-04-09

抚顺干白花是琥珀吗

抚顺干白花属于琥珀的一种,是自然界中经过数百万年地质作用形成的有机宝石。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定义与形成 抚顺干白花是产自中国辽宁抚顺的琥珀品种,由新生代古近纪柏科树脂经沉积、聚合等地质活动形成,形成时间约5000万年以上。其名称中的“干白花”指琥珀主体为白色,夹杂少量其他颜色或纹理。 二、特征与价值 外观特征 干白花琥珀以白色为主色调,可能带有黄色、橙色、红色等杂质或纹理,质地细腻温润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不下霜有什么讲究

关于霜降节气不下霜的讲究,综合民间习俗和农业经验,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农业影响 对粮食作物的影响 霜降本是小麦等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传统农谚认为“霜降无霜,来年吃糠”“霜降有霜,来年粮满仓”。若霜降未下霜,可能预示来年春寒早、小麦播种延迟,影响产量和品质。 特殊天气的象征意义 霜降无霜 :可能预示春寒天气提前,需关注倒春寒对作物的影响。 霜降打霜 :若伴随连续降霜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就是打霜吗

霜降并非指一定会下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节气与降霜的关系 霜降不必然伴随降霜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进入深秋阶段,但降霜并非该节气的必然现象。气象学上,霜降与是否降霜没有直接关联。 降霜与霜降的时间差异 霜降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0月23日前后,而实际降霜可能出现在节气前后的任何时间。例如,2022年霜降为10月23日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的“霜”从哪来

霜降的“霜”并非从天上降落,而是由地面水汽在低温条件下凝华形成的自然现象。具体形成机制如下: 一、形成原理 水汽来源 霜的形成源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主要来源于地表水体蒸发、植物蒸腾以及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凝华过程 当夜间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及近地面物体通过辐射迅速冷却,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冰晶,形成霜层。 二、形成条件 温度条件 需满足地表温度低于0℃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一定会打霜吗

霜降节气并不一定会伴随降霜现象。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霜降与降霜的关系 节气定义差异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标志着秋季进入冬季,主要特征是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增大。 降霜是指水汽直接凝结成冰晶并降落到地面的天气现象,与霜降节气无直接关联。 名称的误导性 霜降名称可能让人误以为该节气必然伴随降霜,但实际气象学上并无此概念。节气反映的是温度变化趋势

健康知识 2025-04-09

霜降几度下霜

霜降时节出现霜的条件较为明确,主要与温度和天气条件相关: 一、霜的形成温度 核心条件 霜的形成需要地表温度降至 0℃以下 ,此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直接凝华成冰晶。 其他影响因素 湿度 :空气湿度越高,水汽越容易达到饱和。 天气状况 :晴朗无云的夜晚更易形成霜,微风或无风条件更佳。 地表温度波动 :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烈时更易触发霜冻。 二、霜降时节的温度范围 全国范围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天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冬天多晒太阳确实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阳光就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能量补充剂”。冬天日照时间短,人体接受的阳光少,会影响一些与情绪相关的物质分泌,比如血清素等。而多晒太阳,就好像给身体的“情绪工厂”补充了原料,让它能正常运转,生产出更多让人感到快乐、平静的物质,从而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就好比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茁壮成长,我们的心情也需要阳光的滋养才能保持良好。 相关 QA: 问题 1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天多晒太阳有助于预防抑郁症

2024冬至是什么意思

2024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标志着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其内涵兼具自然现象与人文意义,具体如下: 一、自然现象特征 天文意义 冬至时太阳黄经达到270°,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天文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但实际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1月下旬。 季节划分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介于立冬与小寒之间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冬至是21还是22

南方冬至的日期存在公历和农历两种表述方式,具体如下: 一、公历日期 通常范围 南方冬至通常出现在 公历12月21日或22日 ,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270°的天文观测确定。 2023年特例 2023年冬至的公历时间为 12月22日11:27:09 (农历十一月初十),但这一特例属于个例,并不改变通常的日期范围。 二、农历日期 南方冬至对应的农历日期为 十一月初十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至对北方重要吗

冬至对北方地区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气候和农业等方面: 一、文化象征与家庭团聚 饺子与汤圆 北方冬至必吃饺子和汤圆,分别象征团圆与美满。饺子是家庭团聚的象征,包饺子过程充满亲情互动;汤圆则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冬至大如年 北方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与春节齐名,强调家庭团聚的重要性。此时家人会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共度寒冬。 二、天文与历法意义 阴阳转换节点 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冬至比北方早一天

关于南北方冬至时间差异的问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冬至的全球特征 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天文现象,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发生,此时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南北方冬至时间差异的误解 实际上,南北方冬至的早晚差异主要体现在地方时上,而非日期差异。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东西部经度跨度大,导致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存在时间差。例如: 东北地区 :冬至日太阳落山时间较早(如晚上4-5点); 南方地区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冬至和北方冬至是同一天吗

不是同一天 南方冬至和北方冬至的日期并不完全相同,具体差异如下: 一、日期差异 公历日期范围 冬至的公历日期每年在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变动,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270°的天文观测确定。例如2020年冬至为12月21日,2021年为12月22日,2022年为12月20日。 节气属性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节气,具有天文观测的精确性,因此每年日期相对固定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北方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其具体日期和南北方的饮食习俗如下: 一、冬至的公历日期 冬至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具体日期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270°的天文观测确定。例如: 2024年冬至 :12月21日(星期六),农历十一月二十一 2025年冬至 :预计在12月21日或22日 二、南北方的饮食习俗 北方习俗 以吃饺子为主,俗语“冬至到,吃水饺”广为流传。饺子象征团圆和吉祥

健康知识 2025-04-09

北方冬至和南方冬至时间

北方和南方冬至的日期相近,但具体时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日期范围差异 北方地区 冬至通常出现在 12月21日至23日 之间,例如2023年12月22日11:23。 部分年份可能更早或稍晚,但整体集中在这一时间段。 南方地区 冬至多在 12月20日至22日 之间,例如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 南方部分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地,冬至可能更接近22号。 二、时间差异的原因

健康知识 2025-04-09

冬至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冬至作为中国四大节气之一,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候特征差异 北方 冬至气温骤降,多在零度以下,东北地区可达-20℃左右,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寒冷,常伴大风、阵雪。 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南方 气候温和湿润,气温多在零上,如浙江、广东等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湿冷但无严寒。 降水以阵雨或小雨为主,受海洋调节作用,冬季较为温和。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9

南方北方冬至日期

冬至的日期在公历中通常出现在 12月21日至23日 之间,具体时间每年略有差异,主要取决于太阳到达黄经270°的天文观测数据。以下是相关说明: 一、日期范围 核心日期 多数资料显示,冬至最常出现在12月22日,但实际可能提前至21日或延后至23日。 时间精度 2023年冬至精确时间为12月22日11点27分09秒,但这一具体时刻会因年份和观测地点不同而变化。 二、南北差异与习俗 北方习俗

健康知识 2025-04-09

辽宁降水量排名

辽宁降水量排名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全省降水量概况 全省累计降水量 截至2024年8月22日,辽宁全省累计降水量为745.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多。 月度降水量特点 7月是辽宁降水集中期,全省平均降水量553.6毫米,同比偏多9成,为历史同期第二多。 6月和8月也有明显降水过程,例如2018年8月沈阳王宾沟曾出现257.9毫米的极端降水量。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