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价低于标底价是可以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以下为详细解答:
1. 标底价与投标价的关系
标底价是招标人对工程项目的期望价格,通常用于评标时的参考,但并非强制要求投标价必须等于标底价。投标价可以高于或低于标底价,但需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
2. 投标价低于标底价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规定:
- 幅度限制:如果投标价低于标底价,但幅度在1%-2%以内,通常被视为基本符合合同条件,可以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 成本要求:即使投标价低于标底价,也必须满足不得低于企业成本的底线要求。如果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价可能低于成本,将要求投标人进行书面说明并提供证明材料。
3. 审核与处理流程
当投标价低于标底价时,评标委员会会采取以下措施:
- 书面说明:要求投标人在合理时间内(如半小时内)提供书面说明,解释其报价为何低于标底价。
- 证明材料:投标人需提交成本计算依据、技术创新措施、类似项目业绩等相关证明材料。
- 审核与认定: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人的说明和证明材料,结合市场价和社会平均成本,判断报价是否合理。如果无法合理解释或证明材料不足,投标可能被否决。
4.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投标报价低于成本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5. 注意事项
- 投标价低于标底价并不必然导致废标,但需要提供充分证明,证明报价的合理性。
- 如果投标价远低于标底价,评标委员会可能会怀疑其低于成本,从而要求更严格的审核。
投标价低于标底价是允许的,但必须满足成本底线要求,并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证明材料,否则可能被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