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常见的复合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这些肥料根据成分、用途和制造工艺有所不同:
一、按营养元素分类
-
三元复合肥
含氮(N)、磷(P)、钾(K)三种主要营养元素,适用于需肥量大、生长周期长的作物,如小麦、玉米、蔬菜等。常见品种包括:
-
尿素磷铵钾(N-P-K复合肥)
-
硫磷铵钾(N-P-S复合肥)
-
氯磷铵钾(N-P-K复合肥)
-
硝酸铵钾(N-P-K复合肥)。
-
-
二元复合肥
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如氮磷、氮钾),如磷酸二铵(N-P)、磷酸一铵(N-P)等,适合基肥或追肥,但需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
多元复合肥
除氮、磷、钾外,还含有钙、镁、硫、硼等中微量元素,适用于需肥种类较多的特殊作物,如果树、花卉等。
二、按制造工艺分类
-
化成复合肥
通过化学合成工艺制成,养分固定率高,肥效稳定。例如:
-
尿素磷酸钾(化学合成)
-
硝酸铵钾(化学合成)。
-
-
混成复合肥
通过物理混合不同单质肥料制成,部分成分可能发生反应。例如:
-
尿素磷酸钾(物理混合)
-
氯磷铵钾(物理混合)。
-
-
掺混复合肥
通过机械混合多种肥料,无化学反应发生,成本较低。例如:
- 三元复合肥(N-P-K混合)。
三、常见复合肥品种
-
磷酸二铵 (21-53-0):含氮16%、磷53%、钾0%,适合基肥和追肥。
-
磷酸一铵 (12-60-0):含氮12%、磷60%、钾0%,适用于多种作物,作基肥时需避免与种子接触。
-
磷酸二氢钾 (0-24-27):含氮0%、磷24%、钾27%,多用于根外追肥,浓度控制在0.2-0.3%。
-
硝磷铵钾 (15-15-15):含氮15%、磷15%、钾15%,适合需肥高峰期的追肥。
四、使用注意事项
-
基肥与追肥 :三元复合肥作基肥时需深埋,避免与种子接触;作追肥时宜条施或穴施。
-
土壤适配 :酸性土壤适合使用硝铵钾,碱性土壤需避免磷钾肥与碱性物质混合。
-
保存方法 :需防潮、防高温,避免与农药、石灰等化学物质混存。
通过合理选择复合肥类型和配施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