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的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以下是关于肺心病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全称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肺部疾病引起的一种慢性心脏病。
2. 病因分类
肺心病的病因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 支气管和肺组织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尘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严重的脊柱后侧凸、脊柱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胸廓畸形等。
- 肺血管疾病:如肺动脉栓塞、肺小动脉炎、过敏性肉芽肿等。
3. 疾病分类
根据起病的缓急和病程长短,肺心病可分为以下两类:
- 急性肺心病:肺动脉压力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多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 慢性肺心病:病情发展缓慢,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类型。
4. 临床表现
肺心病患者的症状和表现因疾病阶段而异:
- 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乏力、劳动耐力下降等。
- 失代偿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衰竭等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浮肿、发绀等。
5. 疾病特点
肺心病是一种以心肺病变为基础的多脏器受损害的疾病,病程进展缓慢,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但两者界限有时并不清晰。
总之,肺心病是一种由肺部疾病引起的慢性心脏病,其特点是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如需进一步了解或诊治,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