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水质检测结果报告综合概述
一、检测内容与标准
水质检测报告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指标:
- 常规指标:浑浊度、色度、pH值、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游离氯浓度等。
-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等。
- 化学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化学需氧量等。
- 水源分类:区分地表水(如江河、水库)和地下水(如深井、泉水)的检测标准。
检测依据主要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二、检测结果公示与区域案例
-
全国水质排名:
- 水质优良城市:柳州市、张家界市、桂林市等。
- 水质较差城市:五家渠市、商丘市、淮北市等。
-
典型区域报告:
- 西安市:2025年2月地下水原水检测项目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出厂水符合GB5749-2022限值。
- 泰宁县:3月19日城区水厂出厂水浑浊度0.177 NTU,游离氯0.31 mg/L,所有指标均达标。
- 咸丰县:3月21日由疾控中心和卫生院联合监测,保障供水安全。
三、技术应用与数据公开
- 智能检测技术: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用AI自动化系统,实现采样、检测、生成报告的全程智能化。
- 数据查询渠道:公众可通过生态环境部官网、地方政务平台(如西安、泰宁、咸丰政府网)查询实时水质数据。
四、报告格式与规范
- 基本信息:包含委托单位、检测机构、报告编号、日期等。
- 注意事项:明确报告有效性条件(如公章、签名)、结果适用范围(仅对样品负责)。
通过上述结构化检测体系和公开透明的数据公示,我国水质监测在精准性和公众参与度上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