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2024 年浙江省部分常见慢性病病种:
- 全省统一的慢性病病种
-
青光眼: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
-
尘肺病理性(非工伤):在职业活动或生活环境中长期吸入无机矿物质粉尘,粉尘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结节状或网格状纤维化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
阿尔茨海默病: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
风湿性心脏病: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
肝硬化代偿期:指在肝脏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等病理变化的基础上,肝功能轻度异常,可有门脉高压,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
-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受损严重,肝功能显著减退,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
Ⅰ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
-
冠心病(并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引发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即心绞痛;若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即心肌梗死。
-
重症肌无力: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可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
噬血细胞综合征: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过度免疫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临床表现为高热、脾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
-
肺间质病抗纤维化治疗:针对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过程,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肺部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肺组织结构破坏为特征。
-
各类恶性肿瘤(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机体内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肿块,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如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个累及身体多个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皮肤黏膜损伤外,常累及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血液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
再生障碍性贫血: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异常,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
强直性脊柱炎: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
血友病: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 A、血友病 B 及遗传性 FⅪ缺乏症等,其共同特点是凝血因子基因的缺陷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
-
地中海贫血: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
-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
肺动脉高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肺动脉压力持久性增高,超过正常最高平均肺动脉压,可导致右心衰竭。
-
慢性肾衰竭: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至后期的共同结局,以肾功能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机体内环境失衡为主要表现。
-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其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
慢性肾脏病:肾脏损伤持续时间≥3 个月,包括肾损害(如蛋白尿、血尿、病理检查异常等)或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
慢性肝病:病程超过半年的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类型。
-
帕金森病: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
-
多发性肌炎: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炎症性肌病,可伴有特征性皮疹等皮肤损害。
-
系统性硬化症: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纤维化甚至硬化为特征,可累及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疾病。
-
干燥综合征: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眼干、口干等外分泌腺体功能减退症状。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疾病,以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为特征。
-
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对利福平产生耐药性的结核病,治疗难度较大。
-
苯丙酮尿症: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
肺孢子菌肺炎: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是条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生长在子宫腔与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可引起逐渐加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等。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表现为乏力、畏寒、少汗、体重增加等。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如多食、消瘦、心悸、多汗等。
-
糖尿病(并心、脑、肾、周围神经及视网膜病变):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心、脑、肾、周围神经及视网膜等多组织器官损害。
-
糖尿病(并心、肾并发症):糖尿病引发的心脏和肾脏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等。
-
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
-
糖尿病(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耐多药结核病: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
-
细菌性痢疾:通常简称为菌痢,也称为细菌性腹泻,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
-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病灶多在肺部。临床表现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等。
-
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
-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临床表现高烧、头痛、呕吐、乏力等症状。
-
水痘: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冬春季,临床表现高烧、头痛、呕吐、全身淤点及水泡等症状。
-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
-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可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2024 年慢性病的病种较多且复杂,涵盖了多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对于这些慢性病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