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是指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杀害的六位维新派人士。以下是具体信息:
一、主要人物及背景
-
谭嗣同
- 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维新派激进派代表。他主张废除君主专制,批判封建纲常,文学造诣极高,代表作《报刘淞芙书》以磅礴气势著称。临刑前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
-
康广仁
- 广东南海人,康有为胞弟,主张废除八股科举制度,积极宣传维新思想,曾参与《知新报》创办和女学堂倡导。
-
林旭
- 福建侯官人,进士出身,曾上书反对《马关条约》,变法前夜将密诏呈递康有为,24岁被捕牺牲。
-
杨深秀
- 广西人,进士,主张激进变法,曾任工部侍郎,因参与密谋“围颐和园”等事件被处决。
-
杨锐
- 湖北人,进士,性格激进,常与康有为对立,主张变法需循序渐进,被捕后因不胜酒力而悲泣。
-
刘光第
- 湖北人,进士,参与维新运动,以忠诚和勇气著称,被捕后从容赴死。
二、主要事迹
-
变法发起与推动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联合1300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开启维新变法。1898年春,康广仁、梁启超等人在北京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
-
政变与遇害经过
-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六君子被捕。9月28日,他们在菜市口被处决,史称“戊戌六君子之死”。
-
历史影响
- 作为变法派核心人物,谭嗣同以生命践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信念,其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先导。康广仁虽未直接参与变法,但通过医学、教育等途径延续维新理念。
三、补充说明
-
康有为与梁启超 :虽为维新领袖,但因主张激进改革被慈禧处决后逃亡海外。
-
历史评价 :戊戌变法虽失败,但推动了思想解放,六君子成为民族觉醒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