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南京就医的最新规定,综合了政策调整、交通优化及医疗服务改进等多方面内容:
一、人员管理措施
-
“3+11”管理政策
所有进入南京的人员(含本省及外省)需执行“3天居家健康监测+11项检查”措施,包括体温检测、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
- 返程人员 :已满3天居家监测且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者可正常就诊;未满3天或阳性者需闭环管理。
-
特殊人群就医保障
-
黄码/高风险人员 :需在指定医院(如发热门诊)就诊,并执行闭环管理。
-
慢性病患者 :门诊慢性病患者年度最高支付限额500元,可增选中医定点医院;多次住院可享第二次及第三次免门槛费。
-
二、交通优化措施
-
就医公交专线
南京开通首条“零距离换乘”就医公交专线B15路,连接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楼、急诊楼与地铁清凉山站,单程仅需2元,支持电子支付。
- 线路特点 :单循环行驶,途经医院主要出入口及地铁站,显著缩短步行时间。
-
地铁接驳优化
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与医院直线距离约1公里,B15路公交专线实现“无缝衔接”,避免打车或步行带来的不便。
三、医疗保险调整
-
报销比例提升
-
门诊报销 :在职人员年门诊费用超1200元时,社区医院报销70%、非社区医院60%(最高2000元);退休人员年门诊超1000元时,社区医院报销75%、非社区医院65%(最高3000元)。
-
起付线降低 :一级医院3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900元,多次住院可享第二次及第三次免门槛费。
-
-
医保支付范围扩展
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支付住院、门诊、药店等所有医疗费用(含自费项目),明年起进一步扩展至体检、购药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
疫苗接种 :狂犬病疫苗接种可通过南京市疾控中心官网查询门诊地址。
-
医院就诊 :部分区域(如江宁、秦淮区)门诊暂停,需关注最新通告。
以上信息综合了南京市医疗保障局、交通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发布的最新政策,建议就医前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具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