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疝最常发生于经腹直肌切口,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原因如下:
- 经腹直肌切口:除腹直肌外,腹壁各层肌肉及筋膜、鞘膜等组织的纤维大体上都是横形走行的,纵行的经腹直肌切口势必切断这些纤维。在缝合这些组织时,缝线容易在纤维间滑脱,已缝合的组织又经常受到肌肉的横向牵引力,容易发生伤口裂开。而且下腹部的经腹直肌切口因腹直肌后鞘不完整,发生切口疝的情况更多。
- 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这两种切口虽不损害肋间神经,但正中切口尤其是上腹部正中切口,因缺乏坚强的腹肌保护且正中线血供较差,发病者可能较旁正中切口多。
腹腔镜术后的戳孔、腹部暂时关闭术形成的切口(多发生于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病例,如肠外瘘后切口裂开的病人)等部位也可能发生切口疝,但相对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