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焦炭的国家标准主要涉及质量评定指标和检测方法。以下是相关信息的整理和说明:
一、化工焦炭质量评定指标
根据《二级冶金焦炭的国家标准》,化工焦炭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以下几项(单位:%):
- 全硫:0.61——0.80
- 灰分:12.01——13.50
- 挥发分:不大于1.80
- 抗碎强度:
- M40:76.1——80.0
- M25:88.1——92.0
- 耐磨强度:M10:不大于8.5
- 反应性:不大于35%
- 反应后强度:不小于50%
需要注意的是,水分通常不作为质量考核指标。
二、焦炭检测方法
焦炭的检测方法主要依据以下国家标准:
- GB/T 2286-2008:《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 GB/T 2005-1994:《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的测定方法》
这些标准提供了焦炭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的具体操作流程,是评估焦炭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焦化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24年,生态环境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2024),对焦化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 新增排放环节控制:如脱硫制酸装置、焦油装载设施、生产废水处理设施等。
- 排放限值细化:针对苯、酚类物质等污染物,进一步严格了排放限值。
- 无组织排放控制:首次引入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控制要求。
- 监测和判定:要求焦炉相关排放口配备自动监控设备和流量计。
四、法律依据
- 《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 第三十五条: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GB)、顺序号和年代号构成。
- 第五十一条:强制性国家标准涉及专利时,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标准的详细内容,建议参考相关国家标准文件或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