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分析的最新国家标准为 GB/T 2001-2013《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该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于2013年12月17日发布,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下是主要更新内容:
一、标准修订背景
-
替代旧标准 :取代了GB/T 2001-91版本,更新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要求及计算公式,以适应技术发展需求。
-
适用范围 :涵盖焦炭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的测定,以及硫含量等关键指标的计算。
二、主要修订内容
-
水分测定
- 引入了全水分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的区分,采用干燥箱干燥法,温度控制在170-180℃和105-110℃。
-
灰分与挥发分
- 采用高温灼烧法测定灰分,挥发分测试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
-
固定碳计算
- 修正了固定碳的计算公式,采用更精确的实验数据。
-
仪器设备升级
- 要求使用带自动调温的干燥箱、精密玻璃称量瓶等设备,确保试验精度。
三、其他相关标准
-
硫含量 :GB/T 2286系列标准(如GB/T 2286-2008)仍为焦炭硫含量测定的权威参考。
-
粒度标准 :国际标准如BS 2074:1954、STAS 9136-1980等,用于焦炭粒度分析。
四、标准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提升了焦炭分析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钢铁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同时促进了焦炭质量的监管和提升。
如需具体试验方法或结果计算细节,可参考标准原文或相关技术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