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介绍:
-
历史渊源:历史上的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清朝康熙年间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后因开围放垦、战乱和山火等原因,到解放前夕已退化为高原荒丘。
-
地理环境:属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系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余脉、阴山余脉交接处,是森林-草原交错带,地形分为坝上和坝下两部分,土壤以山地棕壤、灰色森林土和风沙土为主。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年均气温-1.3℃,极端最低气温-43.3℃,极端最高气温33.4℃。
-
生态建设: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塞罕坝林场实现了从荒原沙地到林海的巨变。截至2021年底,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0万亩,林木总蓄积502.5万立方米,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81.4万吨,释放氧气57.06万吨。
-
旅游资源:拥有七星湖假鼠草湿地公园、塞罕塔、泰丰湖等景点,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十佳最美森林之一。
总的来说,塞罕坝林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