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2025年的规划图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规划等。以下是对这些规划图的详细概述。
城市总体规划
亳州市公园体系规划(2021-2035年)
亳州市公园体系规划范围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旨在构建“一环三廊多带多心”的绿地格局系统。一环指环绕主城区外围的生态绿环;三廊指沿涡河、铁路线两侧的景观绿廊;多带指依托主要河流打造的沿河绿带;多心指以市政公园、曹操公园等市级公园为主体的生态绿心。
该规划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绿地系统,旨在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规划范围为亳州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包括一区三县。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规划目标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巩固生态安全屏障等。
该规划为亳州市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强调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符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
交通规划
高速公路
亳州市正在加快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包括亳蒙高速二期、徐淮阜高速亳州段、五蒙高速蒙城段等。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安徽省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速公路项目的推进将显著提升亳州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增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航空
亳州机场已于2024年底建成并即将通航,这将结束蒙城、利辛两县不通高铁的历史,提升亳州市的航空服务能力。航空枢纽的建设将增强亳州市的区域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和高端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亳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包括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等任务。该规划通过多项措施,旨在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统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空气质量
2024年,亳州市PM2.5平均浓度改善0.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1.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降至1天,是全省实现目标且同比改善的2个市之一。空气质量的改善反映了亳州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应继续保持并提升这一成果。
经济发展规划
亳州市“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集约高效、经济适用、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亳州市的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产业
亳州将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推动中药材商贸流通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2300亿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巩固亳州在全国乃至全球中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亳州市2025年的规划图涵盖了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亳州市在多个领域的战略部署和具体措施。这些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交通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亳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亳州市2025年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方向是什么?
根据2025年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相关规划,亳州市2025年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目标
-
经济目标:
-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左右。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左右。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均增长8%左右。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水平。
-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全省同步。
-
产业发展目标:
- 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到2300亿元。
- 白酒及保健酒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 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400亿元以上。
-
城市建设目标:
- 完成“7531”目标,即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不少于700个,民间投资占比50%以上,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300个,新增限上商贸单位不少于100家。
- 推进亳州机场、亳蒙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战略方向
-
“146”重点任务:
- 紧扣拼经济这一主线,力争各项工作全省“争三保八”。
- 扭住四个牵引性抓手,确保“十四五”规划、“六一战略”三年规划、产业集群建设规划和“两个加快”三年计划圆满收官。
- 狠抓六大提质效任务,做好扩大内需、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生态环保、民生平安等重点工作。
-
“六一战略”:
- 全力打造“4+6”产业集群,即中医药及大健康、白酒及保健酒、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传统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轻纺服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个百亿级特色产业。
-
新型城镇化建设:
-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 构建现代化高品质城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宜居宜业水平。
- 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促进城乡要素、设施、服务和经济的全面融合。
亳州市在2025年规划中有哪些重大建设项目?
根据2025年亳州市的规划,以下是一些重大建设项目:
-
交通基础设施:
- 亳州-蒙城-淮北城际铁路(亳州段):计划于2025年建成。
- 亳州机场:已建成并即将通航。
- 亳蒙高速一期、二期:涡阳段已通车,实现高速公路“县城通”。
- 徐淮阜高速亳州段:主体工程预计在2025年完成。
- 亳郸高速: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
-
教育设施:
- 亳州市第三十七中学:位于亳州高新区,计划于2025年9月12日竣工,设36个初中班级,可解决1800个学位。
-
冷链物流:
-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亳州市正在积极申请纳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布局,以提升冷链物流能力。
-
新能源设施:
- 充电桩建设:计划到2025年,在市中心城区建成充电桩22642个,包括直流桩3895个和交流桩18747个。
-
其他基础设施:
- 5G网络覆盖:计划到2025年,5G网络实现市域全覆盖,政务数据汇集率达100%,社会、经济数据汇集率超过90%。
- 城市大脑:提升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应用场景,增强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救灾减灾能力。
亳州市2025年规划对居民生活有哪些具体影响?
亳州市2025年规划涵盖了多个领域,对居民生活将产生以下具体影响:
住房与居住环境
-
人车分流与停车位优化:
- 新规要求住宅小区全面实现人车分流,小区内地面不再规划固定机动车停车位,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 车位配置按户数和面积“双控”,增加了灵活性,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
-
日照权益保障:
- 明确了小区日照标准,严格控制日照不足的户数,保障居民的居住质量。
-
住宅外立面与设备升级:
- 提高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标准,使用现代化材料提升美观和耐用性。
- 扩大每套住宅的设备平台面积,方便安装大型室外设备,促进家庭设备的更新换代。
-
保障性住房建设:
- 加快棚户区改造,提供更多安置房源,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 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困难。
城市建设与公共服务
-
公园城市建设:
- 推进城市公园和游园建设,形成“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
智慧城市建设:
- 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居民将享受更便捷的生活服务。
-
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便捷性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与福利
-
人才引进与培养:
- 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提升本地人才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
-
社会救助与福利保障:
- 加强社会救助和福利保障,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经济发展与就业
-
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
-
促消费活动:
- 发放购房券,鼓励团购商品住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升居民的购房能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