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是一个涉及钨铯铷多金属矿的项目,吸引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关于该矿区的详细信息。
矿区概况
地理位置
海南省儋州市丰收矿区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是一个以钨铯铷多金属矿为主的大型矿区。该矿区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寻找稀有金属的重要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矿床类型
海南省丰收矿区是国内迄今查明的第一个以铯、铷矿为主矿种的大型夕卡岩—角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这种类型的矿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
矿业权状态
探矿权状态
海南省儋州市丰收矿区的钨铯铷多金属矿详查探矿权由自然资源部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证号为1000002023023018001308。目前该探矿权处于保留状态,不能实施以探代采的采矿行为。
探矿权处于保留状态意味着该区域尚未进行大规模开采活动,未来是否会有新的开发计划尚不确定。
审批权限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简称省资规厅)是负责该矿区的审批和监管的官方机构,而非海南省自然资源厅。明确审批权限有助于规范矿业活动,防止非法开采。
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矿产资源类型
该矿区主要富含钨、铯、铷等稀有金属,其中白钨矿主要呈线珠状和团斑状分布在黑云母角岩裂隙中。这些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类型决定了矿区的开采价值和难度。
矿体展布
白钨矿矿体展布严格受黑云母闪长岩岩体控制,接触带附近裂隙密度高,形成高碎裂岩化相,部分矿段白钨矿达到工业品位。矿体的展布特征有助于确定开采策略和采矿方法。
地质特征和成矿过程
地质特征
丰收矿区黑云母类型主要为铁质黑云母、镁质黑云母和金云母,其中铁质黑云母属于原生黑云母,大部分镁质黑云母和金云母属于再平衡原生黑云母。这些地质特征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成矿过程
白钨矿属于热液成因成矿,岩浆热液通过断层和裂隙构造运移到夕卡岩层位,与夕卡岩发生热液交代作用,进而形成铯铷矿层位。成矿过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条件,指导未来的开采活动。
开发前景和潜在影响
开发前景
该矿区的开发前景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矿区的开发前景可能会发生变化。
潜在影响
矿区的开发可能会对当地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包括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影响。因此,需要在开发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是一个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区域,但目前探矿权处于保留状态,尚未进行大规模开采活动。矿区的开发前景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未来是否会有新的开发计划尚不确定,但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未来的开采活动。
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
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的矿藏类型和开采规模
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的主要矿藏类型为钨铯铷多金属矿,具体包括:
- 钨矿:以白钨矿为主,主要呈线珠状和团斑状分布在黑云母角岩裂隙中。
- 铯铷矿:预测在志留系陀烈组上段是铯铷矿,发生气态运移;中段是钨钴矿,发生热液运移而成矿。
开采规模
截至2024年12月,该矿区的探矿权处于保留状态,尚未开始正式开采。根据之前的勘探数据,矿区内的铯氧化物资源量共9623吨(其中工业矿2091吨,贫矿808吨),矿床规模为大型;铷氧化物资源量共814吨,矿床规模达中型。
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的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
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土壤污染防治:
- 加强项目厂内及周边土壤环境监测,设置土壤监测点定期进行跟踪监测。
- 严格管理危险废物,设置危险废物暂存库,确保其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并建立完善的危废进出管理台账。
-
噪声控制:
- 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落实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要求。
-
固体废物管理:
- 做好固废分类收集和暂存处置,设置原矿、废石临时中转库及仓库,矿井涌水处理站污泥根据属性进行分类处置。
-
地质灾害监测与生态恢复:
- 加强地表监测,对开采区域内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进行长期监测,并持续至矿山终采。
- 落实“边开采、边复垦”的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保护植被,减少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矿山开采完毕后,对全部占地进行生态恢复。
-
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
-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事故排放污染收集系统,定期进行环境风险巡查和监控。
- 编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确保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行。
-
可持续发展:
- 在服务期满后,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对矿区进行生态恢复治理,拆除无用建筑设施,并设立警示牌。
通过这些措施,海南茂高矿业儋州丰收矿区在保障生产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环保责任,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