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实行了以下核心措施,通过“三医联动”实现医疗、医保、医药协同改革:
一、医药改革
-
药品集中采购与零差率销售
通过“三明联盟”联合采购,部分药品价格降幅超90%,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切断药品流通环节利益链条。
-
药品流通整治
推行“两票制”,减少中间环节,建立药品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严控“神药”滥用。
二、医疗改革
-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市医疗保障管理局,整合医保、药品、价格调整等职能,实行院长年薪制和全员目标年薪制(含护理、行政后勤人员),切断医院与医生逐利关联。
-
薪酬制度改革
医生收入与药品、检查脱钩,主任医师年薪可达30-50万元,基层医务人员待遇显著提升。
-
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
推动医防融合,建立慢病一体化管理机制,基层诊疗量占比超65%,实现“大病不出县”。
三、医保改革
-
医保支付方式创新
实行按病种付费(DRG/DIP)和总额包干制,医保基金“双打包”支付(总额预付+结余留用),2013年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超20亿元。
-
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
整合三类医保,建立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
四、其他配套措施
-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动态调整诊疗费、手术费等体现技术价值的项目价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
健康保障体系构建
推行中药全额报销(目录内中药饮片除外),医保报销向基层倾斜。
改革成效
-
费用控制 :药品费用占比从改革前的46%降至2023年的20%,医疗总费用节约超110亿元。
-
服务质量提升 :基层诊疗能力显著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
-
机制创新 :形成“腾笼换鸟”模式,为全国医改提供可复制经验。
三明医改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了医保基金可持续性、医疗服务均等化与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