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矿得名,因企设市
甘肃白银的由来和历史可概括如下:
一、名称由来
- 明朝洪武年间的“白银厂”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官方在白银市境内的凤凰山、火焰山等地设立“白银厂”,督办铜矿开采。因所采矿产以白银为主,故得名“白银市”。
- 地理标志与历史记载
明代文献记载“松山之南,矿炉20座,踩点30余处”,描述了当时大规模的采矿场景。官方在市区10公里处设立矿厂,直接促成了城市的命名。
二、历史沿革
- 古代开发与行政区划
-
新石器时代 :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址,约5000年前开始采矿业。
-
汉代 :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
-
唐代 :属古会州,因物产丰饶更名为“粟州”。
-
明清时期 :长期为宋、西夏、金争夺前沿,1956年设县级市,1958年升格为地级市。
- 近现代发展
-
有色金属工业 :1954年成立的“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是新中国首个五年计划项目,曾连续18年保持全国铜铝产量、产值第一。
-
红色文化 :会宁红色旅游区见证红军会师历史,1949年解放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基地。
三、地理与资源
-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是河西走廊门户。
-
自然资源 :除白银外,还富含铜、铅、锌等有色金属,曾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四、文化与交通
-
历史交融 :自汉代起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汉、羌、匈奴、鲜卑等文化在此交融。
-
交通枢纽 :是兰白经济圈副中心,铁路、公路网络发达,连接兰州与陕甘宁青四省区。
白银市因矿得名、因企设市,其发展历程与有色金属工业紧密相关,既是自然资源的宝库,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