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黄河下游北岸,豫鲁两省交界处,是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衔接点。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介绍:
一、地理位置
-
行政区划 :隶属于河南省濮阳市,总面积约1455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15个乡,户籍人口约102.25万。
-
自然地理 :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降水量621.1毫米,无霜期213天。
-
交通区位 :东接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东北邻聊城市、泰安市,北连河北省邯郸市,西接安阳市新乡市。
二、历史沿革
-
古代文明发祥地 :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此建都,故称“帝丘”“中华帝都”,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
行政区划演变 :春秋时期设东郡,秦代置县,历经汉、新莽、魏等朝代更迭,1986年发现距今6400年的蚌塑龙遗址,进一步确认其历史地位。
-
文化遗址 :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形图案(中华第一龙),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象征。
三、文化特色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濮阳杂技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杂技之乡”,201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历史建筑 :南乐文庙是濮阳历史最悠久的文庙,始建于1370年,2000年被列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经济发展
-
农业基础 :耕地面积132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包括棉花、花生。
-
工业与招商 :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2022年GDP达17.36亿元,人均GDP约1.71万元。
五、旅游资源
- 自然与人文景观 :八都坊文庙、黄河湿地公园等景点吸引游客,兼具历史与自然价值。
六、行政区划调整
- 2025年2月,原属清丰县、南乐县的部分区域划归濮阳县管辖,目前全县辖22个乡(镇)。
濮阳县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活跃的经济发展,成为河南省东北部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