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职工有权要求原单位补缴未缴的社保,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补缴前提条件
-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欠缴
仅限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因单位原因未缴社保的情况可补缴,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明劳动关系存续的证据。
- 单位拒绝补缴
若单位拒绝补缴,可向劳动仲裁或社保部门投诉。
二、补缴流程
- 收集证据材料
-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
补缴申请表(需单位盖章)。
- 向单位提出申请
以原单位名义填写《参保职工申请政策性补缴养老保险费审批表》,明确补缴年限、月数及金额。
- 单位办理补缴
-
单位需在欠缴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部门申报补缴。
-
通过社保部门官网或线下窗口提交材料。
- 社保部门审核
社保部门审核通过后,单位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缴费。
三、特殊情况处理
- 单位破产或注销
若原单位已不存在,可提供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等证明劳动关系,向社保部门申请补缴。
- 超过2年未缴
若单位拒绝补缴且超过2年,可向劳动仲裁或社保部门投诉,要求强制补缴。
四、法律依据与时效
-
社保补缴无时效限制 :根据人社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社保欠缴不受一般诉讼时效约束,可随时申请补缴。
-
强制措施 :社保部门可责令单位限期缴纳,逾期不缴可申请银行划拨或财产拍卖。
五、注意事项
-
地区政策差异 :具体补缴流程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
补缴范围 :仅限单位应缴未缴部分,个人缴费部分需个人承担。
若原单位不配合,建议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
劳动仲裁 :提供证据申请仲裁,要求单位补缴或赔偿损失。
-
社保投诉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社保部门投诉。
建议优先联系原单位协商补缴,若协商失败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