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的风俗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春节期间的习俗 :
-
腊八节 (1月8日):吃土豆汤盖黄米饭,并进行祭祀清扫。
-
腊月二十三 (1月15日):杀年猪祭灶,用猪尾巴和猪鬃供奉灶王爷,并用猪血制作“猪血片片”。
-
除夕 (1月21日):贴春联,吃搅团,进行教诲仪式和坑贵活动。
-
大年初一 (1月22日):拜年前身穿新衣并少指焚香。
-
初五 (1月26日):送五穷。
-
初七人日 (1月28日):叫魂。
-
元宵节 (2月5日):参加灯会,叫魂。
-
正月十六 (2月13日):有百病。
-
正月二十三 (2月20日):叫贴干娃娃,糊串眼疾,砍柴做搅团,祭灶,干养五谷,花,扔土块驱五毒等活动。
- 其他节日习俗 :
-
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在庆阳称为“干饭”),并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
-
腊月二十三 :祭灶,用麦芽糖制成的糖果和猪尾巴、猪鬃供奉灶王爷。
- 婚嫁习俗 :
-
请媒人 :传统上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请媒人说合。
-
成亲 :包括提亲、相亲、订婚三个环节,最后举行婚礼。
-
迎亲 :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有择日、下帖、完婚、回门等步骤。
- 民间艺术 :
-
刺绣 :香包刺绣是庆阳民俗文化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寓意吉祥如意。
-
剪纸 :贴在窑洞窗棂上、炕腰上的“花花”,历史可追溯至汉代。
-
皮影 :道情皮影是庆阳非遗文化之一。
-
民歌 :庆阳民歌源远流长,表现农夫劳作的苦乐、戍卒思乡的情怀等。
- 社火活动 :
- 地云子 :又称荷花灯舞或“地围围”,是庆阳社火中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些风俗不仅体现了庆阳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展示了当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