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医保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医保定点机构选择 :
-
参保人员可以在每年1月1日重新选择定点医院,每位参保人可选择三家医疗机构,包括1家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小点)、1家中医定点医疗机构(中点)和1家其他定点医疗机构(大点)。
-
医保待遇标准:在职/退休职工医保选择“一大一小一中医”三家医院,少儿及学生医保选择“一大一小+专科”,其他居民医保只能选定小点。
- 医保待遇调整 :
-
普通门诊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及最高支付限额有所调整。例如,在职职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支付比例为80%,在专科医疗机构为88%,在非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为65%。退休人员的支付比例则分别为85%、93.5%和70%。
-
对于一类门诊特定病种,在职职工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为85%,在其他医疗机构和指定专科医疗机构为93.5%;退休人员的支付比例则分别为85%和95%。
- 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
- 扩大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家庭共济范围,不仅配偶和子女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余额支付医疗费用,兄弟姐妹、孙子女等近亲属也可以纳入共济范畴。
- 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 :
- 在校学生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413元,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956元;其他参保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549元,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820元。
- 新生儿参保特别规定 :
- 对于新出生婴儿,如果在出生后180天内完成参保登记并缴纳当年度的社会医疗保险费,则从出生之日起即可享受相应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 待遇等待期调整 :
- 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
-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
- 包括“CT扫描”“磁共振扫描”在内的13个项目价格下调,降幅高达27.8%,平均降幅为15.7%。
这些政策旨在优化医保待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建议参保人员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以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