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鉴定的现场鉴定是一个由医疗专家组进行的过程,主要目的是确定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以下是现场鉴定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 现场鉴定组织 :
-
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
-
专家组负责进行现场鉴定,确保鉴定过程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 鉴定流程 :
-
工伤职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现场鉴定,携带有效的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相关材料。
-
鉴定现场通常会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工伤职工错峰进入,工作人员会进行登记、身份核对和排号等流程。
- 鉴定内容 :
-
专家组会向病伤职工询问有关病情,并进行必要的临床检查,以形成鉴定意见。
-
鉴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工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等。
- 回避制度 :
- 如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以确保鉴定的公正性。
- 鉴定结论 :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
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 进一步医学检查 :
- 如果医疗专家组认为需要做进一步医学检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或职工,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检查结果报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
- 鉴定现场秩序 :
- 现场鉴定通常会有明确的组织和秩序,确保鉴定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通过以上步骤,劳动能力鉴定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估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和劳动能力丧失情况,为工伤保险管理和待遇支付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