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已取得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的现状:
- 药品加成政策取消 :
- 自2017年9月30日起,全国公立医院全面取消了药品加成政策,结束了长达60多年的以药补医模式,开启了公立医院发展的新篇章。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
- 逐步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合理定价,并实行价格透明度制度,使患者能够清楚了解各项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 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药品谈判议价等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时,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公立医院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新机制。
- 分级诊疗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
-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平移、同质化管理等举措,填补地方在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项,缓解群众跨省份跨区域就医的难题。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
- 有序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实施“千县工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适宜的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 薪酬制度改革 :
- 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形成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和成果激励等多重激励机制,推进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改革,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
- 精细化管理 :
- 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临床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进药品耗材的合理使用,开展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节约患者的医疗费用。
- 监督与信息公开 :
- 加强医院的信息公开内容和公开程度,建立制度性规定,使社会对公立医院的监督更加有效,同时有利于各医院通过信息比较改进内部管理。
尽管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尚未完全扭转、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