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光纤激光器的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效应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泵浦源 :泵浦源为飞秒光纤激光器提供能量,通常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光纤激光器。泵浦光通过光纤耦合器进入增益介质,激发增益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产生光子。
-
增益介质 :增益介质是飞秒光纤激光器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掺杂稀土元素(如Er、Yb等)的光纤。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增益介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能级跃迁,产生光子,并通过光纤中的光放大过程形成激光。
-
谐振腔 :谐振腔用于实现激光的反馈和放大。在飞秒光纤激光器中,谐振腔通常由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或光纤环形器等器件构成。谐振腔的作用是将激光反射回增益介质,使其再次被放大,从而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
-
非线性效应元件 :非线性效应元件是实现飞秒激光脉冲的关键部分。通过非线性效应(如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等)或主动调制器,调整腔内光波的相位关系,实现锁模,输出超短脉冲。
-
锁模技术 :通过精确控制激光腔内光波的相位关系,使得多个纵模相干叠加,形成超短脉冲输出。
-
色散管理 :利用光纤的色散特性,对腔内光波进行补偿,确保脉冲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形状稳定。
飞秒光纤激光器能够产生持续时间极短的激光脉冲,具有高功率、高稳定性和良好的光束质量,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激光雷达、光谱分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