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不仅住院可以报销,门诊也可以报销,具体如下:
门诊报销范围
普通门诊费用 :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检查费、药品费等。2025年,普通门诊的报销比例在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达到70%以上,而在三级医院则相对较低,约为50%。
慢性病门诊费用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长期治疗费用,城乡居民医保也有专门的报销政策。2025年,慢性病门诊的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零起付线”。
急诊费用 :急诊费用通常也纳入门诊报销范围,但报销比例和流程可能与普通门诊有所不同。建议在急诊就医后及时向医院咨询报销事宜。
住院报销范围
住院治疗费用 :包括床位费、手术费、护理费、药品费等。2025年,住院报销比例在基层医疗机构可达到80%以上,而在三级医院则为60%-70%。
重症监护费用 :对于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城乡居民医保也有相应的报销政策。2025年,重症监护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全额报销”。
康复治疗费用 :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费用(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也纳入报销范围,但报销比例可能略低于普通住院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报销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具体的报销比例、起付标准和支付限额等以当地医保部门公布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