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异地就医门诊是可以报销的,具体如下: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扩大
2024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住院费用到普通门诊费用、再到门诊慢特病费用,实现了全面覆盖。具体来说,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病种由原来的5种扩大到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等10种,基本覆盖了跨省报销门诊慢特病费用的90%以上。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条件
先备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坚持“先备案后结算”的原则。参保人员需要按照参保地的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线上渠道进行,也可以到医保经办机构现场办理。
选定点:备案后,参保人员需选择就医地已开通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截至2024年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达64.40万家,比上年增加9.36万家,异地就医结算实现了县域可及。
持卡结算:在就医时,参保人员需主动告知定点医疗机构自己享受异地门诊慢特病待遇,并使用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或身份证直接刷卡结算。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报销政策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管理”的原则进行。具体来说,报销的支付范围(如基本医保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按照就医地的规定执行;而医保基金的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等待遇政策则按照参保地的规定执行。
注意事项
特殊情况处理:如因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未能在就医地直接刷卡结算,或者尚未实现跨省直接结算的门诊慢特病费用,参保群众可回参保地按参保地规定手工报销。
政策持续优化:虽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现行医保政策、基金管理等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参保人员应关注当地医保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和通知,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