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置换液的配置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无菌和不含致热源 :确保置换液的安全性,避免引起感染或发热反应。
-
电解质浓度 :
-
血浆浓度正常的物质(如钠、氯、糖)的置换液和透析液浓度应接近生理浓度。
-
血浆浓度低或不断消耗的物质(如碳酸氢根、钙、镁)的置换液和透析液浓度应高于生理浓度。
-
血浆浓度高的物质(如钾)的置换液和透析液浓度应低于生理浓度。
- pH值和渗透压 :
-
置换液的pH值应与正常人血浆pH值相近,通常在7.35~7.45之间。
-
置换液的渗透压应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约为300mOsm/kg·H₂O。
- 成分选择 :
-
碳酸盐置换液(如Kaplan配方、Port改良配方)最符合机体的生理状态,且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枸橼酸盐置换液可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的无肝素抗凝治疗,需与钙剂单独输注。
-
SLED(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置换液的电解质浓度应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基本电解质浓度为K⁺约为4mmol/L,Ca²⁺约为1.25mmol/L。
- 配制步骤 :
-
确定目标浓度:明确置换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如Na⁺、K⁺、Ca²⁺、HCO₃⁻等)。
-
选择原料:确定使用的原料及其纯度(如NaCl、KCl、CaCl₂、NaHCO₃等)。
-
计算各成分用量:根据分子量和摩尔浓度计算所需质量或体积,考虑多来源离子的贡献。
-
调整总量:按需配制体积,并注意避免成分不相容。
- 其他注意事项 :
-
置换液进入体内的速度应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通常不超过血流速的25%。
-
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选择前稀释治疗以减少凝血风险。
-
置换液的配制应考虑患者的凝血功能、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因素。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CRRT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进行个体化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