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室院感问题及整改措施如下:
- 加强病区管理 :
-
保持环境整洁,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室内应加强通风,每日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进行每日空气消毒。根据空气污染情况,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使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地面和各物体表面进行拖擦,每日2次,并随时污染随时消毒。
-
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限制不必要的人员进入透析室,以减少感染风险。
- 加强物品管理 :
-
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确保使用的无菌用品符合卫生标准。
-
进入清洁区内物品、药品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大包装后可进入清洁区,拆除中包装后可放入无菌柜内存放。
-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用75%乙醇擦拭。体温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后干燥备用。
- 血液透析机的消毒 :
-
每班次透析结束后,机器表面应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中高效消毒剂擦拭。如机器表面有血液污染,应立即用2000mg/L浓度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使用布巾擦拭或可吸附材料清除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
每班次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机器内部消毒,消毒方法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包括冷化学消毒、热化学消毒和热水消毒等。
- 卫生学监测 :
- 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透析液、透析用水应每月监测细菌数,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
- 紧急报告程序 :
- 当血液透析室出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标志物阳性患者时,主管医生应立即将情况汇报科主任,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若出现3例或以上相同致病菌感染病例,应立即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
- 应急处理措施 :
-
阳性患者必须隔离分区专机透析,避免交叉感染。疑有感染者立即做外周血培养或导管血培养,及时留取标本送检。确定动静脉内瘘感染时,及时更换瘘管,并行伤口引流和应用抗生素治疗。
-
对血液透析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等。加强透析机器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确保无菌操作。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避免非必要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
- 个人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理 :
-
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意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卫生习惯培训和监督,确保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
-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教育,提升患者的卫生意识和习惯,配合医护人员做好院感自查工作。
- 监督和检查机制的建立 :
-
设立院感自查小组,定期对血透室的环境卫生、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患者的个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
邀请相关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接受外部的评估和考核,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