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是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以下是第三届国医大师的名单及其相关信息。
第三届国医大师名单
第三届国医大师名单
- 王世民:山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
- 王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韦贵康: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 卢芳: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 包金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尼玛:青海省藏医院主任医师。
- 吕仁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朱南孙: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
- 伍炳彩:江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 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许润三: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 李业甫: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李佃贵: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杨春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 邹燕勤: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沈宝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 张志远: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 张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张震: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主任医师、研究员。
- 周岱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周学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 周信有: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
- 段亚亭: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 柴嵩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 梅国强:湖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 葛琳仪: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 雷忠义:陕西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 廖品正: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 熊继柏:湖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
- 薛伯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国医大师的评选标准和程序
评选标准
- 基本条件:国医大师人选应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且从事中医临床或炮制、鉴定等中药临床使用相关工作50年以上,仍坚持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 学术成就: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在传承学术、培养继承人方面有较大建树。
- 医德医风:医德高尚,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无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
评选程序
- 基层推荐:各基层单位提出推荐人选,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
- 省级推荐:省级推荐单位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初审推荐人选。
- 初审和公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推荐材料进行初审,省级推荐单位在本地区范围内对初审通过人选进行公示。
- 复审和全国公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建议表彰人选,报请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拟表彰人选,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示。
- 确定表彰人选:根据推荐、评审和公示情况,由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表彰人选。
国医大师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临床贡献
- 周仲瑛:在中医内科学领域,尤其在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创建了中医急难病学科,提出了“瘀热论”“癌毒论”等新理论,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 石学敏: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显著疗效,该针法还被写入国家统编教材,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
学术贡献
- 周仲瑛:主编了《中医内科学》等全国统编教材,构建了中医内科学学科体系,提出了“审证求机,活化辨证”的诊疗特色。
- 石学敏: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剂量化、标准化发展,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
教育和传承
- 周仲瑛:在中医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人才。
- 石学敏:不仅注重临床治疗,还致力于针灸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培养硕士、博士100多名,学生遍布世界各国。
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理念
周仲瑛的学术思想
- 审证求机:强调在辨证论治中首先要重病机,病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提出“瘀热论”“癌毒论”等新理论。
- 活化辨证:以整体观为指导,提出“病机十三条”,构建了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突破了单一病机或固定证型辨证论治的僵化思维。
石学敏的学术思想
- 中西结合:提倡“中西结合、融西贯中”,针药并用,形神兼备,疗效显著。
- 针刺手法量学:创立了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剂量化、标准化发展。
第三届国医大师在临床、学术、教育和传承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理念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力。通过严格的评选标准和程序,国医大师的评选不仅肯定了这些专家的卓越成就,也为其他中医药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促进了中医药行业的传承和发展。
国医大师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国医大师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政治素质:
-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职业道德:
- 热爱中医药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医德高尚,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无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
-
临床经验:
-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或炮制、鉴定等中药临床使用相关工作,仍坚持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具体年限要求在不同届次中有所不同,第三届及之前的评选要求为50年以上,第四届开始改为长期从事相关工作。
-
学术成就:
- 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成就卓越,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在传承学术、培养继承人和传承团队建设方面有较大建树。代表性专著和代表性继承人在中医药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
-
社会影响:
- 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在中医药行业享有崇高声誉,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
其他条件:
- 一般应为全国名中医或特别优秀的省级名中医。
国医大师有哪些著名代表作品
国医大师们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以下是一些国医大师的著名代表作品:
-
王玉川:
-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 《内经讲义》
- 《中医养生学》
-
邓铁涛:
- 《耕耘集》
- 《奇难杂症新编》
- 《中医大辞典》
- 《中医诊断学讲义》
-
朱良春:
- 《朱良春精方治验实录》
-
路志正:
- 腰痛方(具体组成和用法见上文)
-
郭子光:
- 过敏方(具体组成和用法见上文)
-
何任:
- 《国医大师卷-何任》
- 当归芍药散(具体组成和用法见上文)
-
方和谦:
- 和肝汤(具体组成和用法见上文)
-
徐景藩:
- 胃痛方(具体组成和用法见上文)
-
周仲瑛:
- 降脂方(具体组成和用法见上文)
-
张灿玾:
- 《中医古籍文献学》
- 《黄帝内经文献研究》
- 《针灸甲乙经校释》
- 《素问吴注》
- 《松峰说疫》
- 《经穴解》
- 《石室秘录校点》
国医大师的传承方式有哪些
国医大师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师带徒模式:
- 这是中医传承的传统方式,通过师父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的形式,口传心授,将基本理论、诊查技巧和临证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
“圆周式”传承新理念:
- 由国医大师刘敏如提出,以老中医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形成“圆周式”传承模式。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传承工作室,利用学术讲座、科研书籍出版、现代互联网等手段,从“医、教、研”等多方面、多途径传承中医。
-
跨学科融合:
- 打破门户之见,招收针灸、刮痧、中药、基因、传播等领域的弟子,丰富学术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
临床带教与基层服务:
- 通过临床带教,特别是在基层中医临床单位的服务,将中医知识和技能传递给更多基层医生和百姓,推动中医在基层的发展。
-
学术沙龙与双向互动:
- 举办学术沙龙,鼓励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
名医工作室:
- 全国多家高校和医院设立的“名医工作室”,成为中医学传承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老一辈医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深化研究,系统整理,培养新一代的名家、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