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因肺部疾病或组织结构异常导致肺组织或脏层胸膜自发破裂,使空气进入胸膜腔的疾病。其特点是无明确外伤或人为因素诱发,可引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一、主要类型及病因
-
原发性(特发性)气胸
- 常见于瘦高体型青年男性,多因肺尖部胸膜下微小肺大疱(直径<1cm)破裂引起。
- 可能与先天性肺组织发育不良、吸烟或小气道炎症有关。
-
继发性气胸
- 多发生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
- 病因包括肺大疱破裂、肺组织纤维化或病变直接累及胸膜。
二、典型症状
- 突发性胸痛:多为单侧尖锐刺痛,可放射至肩背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
- 呼吸困难:肺压缩程度越高症状越明显,严重时伴窒息感、口唇发绀。
- 刺激性咳嗽:因胸膜受气体刺激引发干咳。
- 严重并发症:如张力性气胸可导致休克、昏迷;合并血气胸时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发凉。
三、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明确肺压缩程度及气胸类型。
-
治疗原则
- 保守治疗:适用于肺压缩<20%且症状轻者,包括吸氧、卧床休息。
- 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用于中至大量气胸,快速排出胸腔气体。
- 手术干预:适用于反复发作、持续漏气或存在肺大疱者,通过胸腔镜修补破口或切除病变肺组织。
四、高发人群与预防
- 高发人群:瘦高体型男性青年、慢性肺病患者(如COPD、肺结核)、吸烟者。
- 预防措施:戒烟、避免剧烈运动或屏气动作(如举重、剧烈咳嗽)、控制肺部基础疾病。
若出现突发胸痛或呼吸困难,建议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