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了解乙肝疫苗的接种次数和程序对于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乙肝疫苗的常规接种程序
全程接种程序
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针,常规接种程序为0、1和6个月的程序。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
这种接种程序是基于免疫学研究和长期实践证明的,能够有效诱导免疫系统的反应,产生持久的抗体保护。
接种时间表
- 新生儿接种时间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第一针,1个月后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
- 成人接种时间表:同样遵循0、1、6个月的程序,但剂量可能有所不同。成人接种的剂量通常较大,以确保免疫效果。
特殊情况下乙肝疫苗的接种次数
早产儿及低体重儿
对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针,满1月龄后,再按0、1和6个月程序完成3针乙肝疫苗免疫,共接种4针。
由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增加接种次数和剂量可以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
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例如,对于常规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1针60μg或3针20μg乙肝疫苗,总共需要接种46针。
这些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因此需要更强烈的免疫刺激来获得保护。
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注意事项
- 健康状况:如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应暂缓接种。
- 过敏史: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
接种后注意事项
- 局部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一般24小时内消失。
- 全身反应:部分人可能出现发热、恶心、乏力等,通常较轻,24小时内消失。
- 保护效果:全程接种后,保护效果一般可持续至少12年,一般人群无需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
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针,常规接种程序为0、1和6个月的程序。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能需要增加接种次数和剂量。接种前应咨询医生,确保健康状况适合接种。接种后需观察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乙肝疫苗需要打几针才能建立免疫
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3针才能建立有效的免疫保护。
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即:
- 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 第2针在接种第1针后1个月接种。
- 第3针在接种第1针后6个月接种。
完成这3针全程接种后,约90%以上的接种者体内可产生足够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从而获得对乙肝病毒的有效免疫保护。
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和方法
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和方法如下:
接种时间
-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越早越好。
- 儿童和成人:接种时间遵循“0-1-6”原则,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第一针后6个月接种第三针。
接种方法
- 接种部位:新生儿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
- 接种剂量:新生儿和儿童通常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10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疫苗,成人建议接种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疫苗。
注意事项
- 接种禁忌: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不宜接种。
-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 抗体检测:接种完3针乙肝疫苗后,建议在1-2个月内检查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以确认是否产生了足够的免疫力。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一般认为是至少12年。根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保护期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普通人群在全程接种后通常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甚至达到20年或30年,但这些结论仍需更多的长期研究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