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青少年长期吃味精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增加肝肾负担并导致营养失衡,但合理控制用量通常无害。
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在过量摄入时可能干扰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从而抑制青少年骨骼正常发育,增加身材矮小风险。其高钠特性还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长期可能导致水钠潴留或血压波动。谷氨酸钠会与锌元素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可能引发缺锌症状,例如味觉敏感度下降、免疫力减弱或皮肤问题。不过,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将味精的安全摄入量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20毫克,17岁青少年适量食用(如每日≤5克)通常不会产生严重危害。
若青少年长期大量摄入味精,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或腹泻;少数敏感个体可能引发头痛、面部潮红等神经症状。需特别注意,高温烹饪时过度加热味精(如油炸)可能产生微量焦谷氨酸钠,尽管其毒性尚未明确,但仍建议避免此类操作。均衡膳食和科学控盐(味精含钠量约12%)是关键,建议用天然调味品(如柠檬汁、香草)替代部分味精,保持饮食多样性。如有特殊健康状况或疑虑,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