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处理,并根据伤口严重程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狗看似健康,也需严格遵循医疗流程,不可心存侥幸。
-
紧急伤口处理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和污物。冲洗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缝合伤口以利排毒。若出血严重,直接压迫止血并尽快就医。 -
暴露等级与医疗干预
- 二级暴露(表皮破损无出血):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
- 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除疫苗外,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视情况补打破伤风疫苗。
-
就医关键细节
即使自行处理过伤口,仍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二次清创。疫苗接种越早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仍可补种,前两针剂量可能加倍。若狗后续确认健康(如十日观察法),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针剂。 -
误区澄清
- 狗接种疫苗≠被咬者无需接种,免疫史仅降低风险。
- 抓伤与咬伤风险相同,均需按暴露等级处理。
- 陈旧伤口结痂后仍需清创消毒,不可忽视。
提示:随身记录狗的特征以便追踪,就医时携带疫苗本。狂犬病潜伏期长但发病后无药可治,宁可过度防护也不可遗漏任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