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第一时间应迅速清洗伤口、止血消毒并立即就医,同时记录狗的特征并联系相关部门。关键步骤包括:彻底清洁伤口降低感染风险,注射狂犬疫苗与破伤风疫苗,保留证据以便追责。
-
紧急处理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挤出污染血液,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冲洗后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伤口表面,避免包扎过紧影响排毒。若出血严重,可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但不要直接用手接触伤口。 -
立即就医并接种疫苗
无论伤口大小,必须24小时内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和暴露等级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全程5针)及破伤风疫苗。若无法确认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需按最高风险处理,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防护。 -
记录信息与报告
观察狗的外形特征、活动区域,拍照或录像留存证据,并联系当地动物管理部门或警方。若狗有主人,需保留医疗费用凭证并协商赔偿;若为流浪狗,应及时反馈以便相关部门介入控制风险。 -
后续观察与预防
接种疫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观察伤口是否红肿、化脓。若狗在10日内未发病死亡,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疫苗计划。同时建议定期检查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有效性。
提示:即使伤口轻微,也需严肃对待。狂犬病一旦发作致死率接近100%,切勿抱有侥幸心理。日常远离陌生犬只,教育儿童勿随意逗弄动物,养犬家庭务必定期接种疫苗并拴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