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消毒,随后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较浅或犬只接种过疫苗,也需严格处理,避免感染狂犬病或其他细菌。以下是关键应对步骤: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层伤口需借助注射器冲洗内部,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冲洗后涂抹碘伏或酒精消毒。 -
判断暴露等级
- 一级暴露(皮肤完好无破损):无需特殊处理。
- 二级暴露(皮肤破损无出血):需接种狂犬疫苗。
- 三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除疫苗外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及时就医评估
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仍建议24小时内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咬伤部位(头面部、手部等高风险部位需优先处理)、犬只健康状况等决定是否需联合免疫球蛋白。 -
观察犬只状态
若咬人犬10日内未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如流涎、畏光等),可考虑终止后续疫苗注射,但需由专业机构确认。 -
预防继发感染
深部伤口可能需打破伤风针,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避免包扎伤口(除非出血严重),保持开放状态利于污染物排出。
注意: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犬只“看似健康”而延误处理。受伤后冷静操作、科学应对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