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需立即处理伤口并评估狂犬病风险,关键步骤包括:彻底冲洗、消毒、及时就医和接种疫苗。
-
伤口紧急处理: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挤出污血,避免病毒残留。冲洗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保持伤口开放以利排毒,避免包扎或缝合(除非伤及大血管)。
-
医疗评估与疫苗接种:即使家养犬已接种疫苗,仍需24小时内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位置及犬只免疫情况,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疫苗需按0、3、7、14、28天全程接种,不可中断。
-
观察犬只健康状况:若咬人犬10日内未出现狂犬病症状(如异常攻击、流涎),可降低感染风险,但疫苗接种不可因此中止。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更谨慎,及时告知医生自身情况。
-
预防继发感染:除狂犬病外,需警惕破伤风或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抗生素或破伤风抗毒素,注射部位需与狂犬疫苗错开。
提示:即使伤口轻微也不可大意,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日常避免挑逗犬只,尤其注意儿童与陌生犬接触。若犬只行为异常,立即联系动物控制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