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预防心血管疾病加重的核心在于控制温差、科学补水、调整生活习惯,并密切监测身体指标。研究显示,气温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2.1%,65岁以上人群尤为高危。以下是具体措施:
- 避免骤冷骤热: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空调温度设为26℃左右。从户外进入室内时,等待10分钟再开空调,防止血管剧烈收缩引发血压波动。
- 定时定量补水: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出汗多时增至2000毫升以上。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茶水,避免冰水刺激血管。
- 清淡饮食与规律用药:减少高盐、高脂食物,增加蔬菜、豆制品摄入。高血压患者不可擅自停药,需定期监测血压。
- 合理运动与作息: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40分钟。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 情绪管理与紧急应对: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中暑”。若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立即就医。
夏季心血管健康需综合管理,从细节入手降低风险。高危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及时调整防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