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必须立即采取三步关键措施: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用碘伏或酒精消毒、24小时内就医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未破皮仅肿包,需冰敷并观察异常症状。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
紧急伤口处理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冲洗后以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缝合,以利排毒。若已结痂,需去除结痂重新处理。 -
医疗干预不可拖延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医生可能建议接种疫苗(5针程序:当天、3/7/14/28天)或注射免疫球蛋白(严重咬伤需加用)。头颈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优先处理。 -
肿胀与疼痛管理
未破皮的肿包用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避免冻伤。口服布洛芬等非处方药缓解疼痛,但需遵医嘱。若肿胀加剧、化脓或发热,立即复诊。 -
感染预防与观察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抓挠或沾水。忌辛辣、酒精及浓茶咖啡。密切观察10天内是否出现恐水、发热等狂犬病症状,一旦异常需紧急医疗支持。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宠物狗接种过疫苗,被咬后仍需按暴露风险处理。日常接触流浪动物时需保持警惕,儿童及老人被咬后应优先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