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每天吃适量核桃(约20-25克)可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炎症和癌症风险,并提升认知能力,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以避免热量过剩。
核桃富含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维生素E及膳食纤维,这些成分有助于慢性病患者多方面改善健康状况。其Omega-3脂肪酸可降低“坏胆固醇”(LDL)水平,同时提升“好胆固醇”(HDL),减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适合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核桃中的多酚和膳食纤维能抑制炎症因子生成,降低全身炎症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炎症相关慢性病有益,并可能减少肠癌、乳腺癌等癌症风险。核桃中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可延缓脑细胞衰老,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或老年痴呆患者有潜在辅助作用。
但食用时需注意,核桃热量较高,单个核桃约4-6克,每日建议食用4-5颗(约20-25克),过量可能导致热量超标。消化功能较弱者可选择饭后少量食用,而腹泻或消化道炎症患者应避免。对坚果过敏者需严格禁食。慢性病患者若合并其他用药,需咨询医生确认核桃是否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核桃作为天然营养补充品,可在合理范围内助力慢性病管理,但不能替代药物或正规治疗,搭配均衡膳食与规律运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