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香菜的学名为留兰香(拉丁学名:Mentha spicata Linn.),是一种唇形科薄荷属的草本植物,因其香味浓醇、用途广泛,在河南民间也被称为石香菜或芗草。它不仅是一种稀有蔬菜,还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叶片青绿耐瞻,能驱蚊虫,被誉为“家有一颗十香草,一年四季无虫咬”的“仙草”。
-
植物学特征
十香菜株高40-130厘米,叶片卵状长圆形,边缘有锯齿,颜色较薄荷更深,气味清新不刺鼻。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穗状,花期集中在7-9月,适应性强,耐寒耐热,喜微酸性沙壤土。 -
历史与文化
传说黄帝曾用十香菜(芗草)抵御蚩尤的瘴疠之毒,故在河南新郑、新密一带被视为“吉祥草”。明代《滇南本草》记载其别名“南薄荷”,现代常用于凉拌、蒸菜或作面条浇头,是河南人夏日解暑的限定美味。 -
实用价值
- 食用:十香菜与蒜泥捣碎后拌凉面,清香开胃;亦可蒸制或烙饼,增添风味。
- 药用:全草可祛风散寒、消肿解毒,外用缓解蚊虫叮咬,内服助消化、止胃痛。
- 工业:提取的留兰香油广泛用于牙膏、香皂等日化产品。
-
栽培要点
繁殖方式多样(根茎、扦插等),需光照充足且排水良好。河南传统种植以红梗长椭圆叶为佳,井水浇灌,无需施肥,蚊蝇不近。
总结:十香菜是河南饮食文化与自然智慧的结晶,从传说中“黄帝的仙草”到日常餐桌的调味佳品,其学名“留兰香”背后,承载着千年传承的实用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