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丸详细配方
资生丸的配方根据不同的文献记载略有差异,但主要成分和功效是一致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资生丸配方: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引缪仲淳方:资生丸
处方:
- 白术(米泔水浸,用山黄土拌,蒸九次,晒九次,去土,切片,焙干)90克
- 人参(去芦,人乳浸透,饭锅上蒸热)90克
- 白茯苓(去粗皮,水飞,去筋膜,人乳拌,饭锅上蒸,晒干)45克
- 橘红 60克
- 山楂肉(蒸)60克
- 神曲(炒)60克
- 川黄连(姜汁炒)11克
- 白豆蔻仁(微炒)11克
- 泽泻(去毛,炒)11克
- 桔梗(米泔漫,炒)15克
- 真藿香(洗)15克
- 甘草(蜜炙,去皮)15克
- 白扁豆(炒,去壳)30克
- 莲肉(去心)30克
- 薏苡仁(淘净,炒)90克
- 干山药(炒)45克
- 麦芽面(炒)45克
- 芡实(净肉炒)4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丸,每丸重6克。
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资生丸
组成:
- 人参三两(90克,人乳浸,饭上蒸,烘干)
- 白术三两(90克)
- 白茯苓一两半(45克,细末,水澄,蒸,晒干,入人乳再蒸,晒干)
- 广陈皮二两(60克,去白,略蒸)
- 山楂二两(60克,肉蒸)
- 甘草五钱(15克,去皮,蜜炙)
- 怀山药一两五钱(45克,切片,炒)
- 川黄连三钱(9克,如法炒七次)
- 薏苡仁一两半(45克,炒三次)
- 白扁豆一两半(45克,炒)
- 白豆蔻仁三钱五分(10.5克,不可见火)
- 藿香叶五钱(15克、不见火)
- 莲肉一两五钱(45克,去心,炒)
- 泽泻三钱半(10.5克,切片,炒)
- 桔梗五钱(15克,米泔浸,去芦,蒸)
- 芡实粉一两五钱(45克,炒黄)
- 麦芽一两(30克,炒,研磨,取净面)。
《奇方类编》资生丸
组成:
- 人参 三两
- 白蔻 (炒)三钱五分
- 莲肉 (去心)一两
- 川连(炒)三钱五分
- 桔梗 (炒)五钱
- 神曲 (炒)二两
- 薏苡仁 (炒)三两
- 芡实 三两五钱
- 橘红 二两
- 藿香 五钱
- 白术 (土炒)三两
- 山药 (炒)一两五钱
- 麦芽 (炒)一两五钱
- 山楂 二两
- 白茯苓 一两五钱
- 炙甘草 一两五钱
- 白扁豆 (炒)一两
- 泽泻 (炒)三钱五分。
《删补名医方论》资生丸
组成:
- 人参(三两)
- 茯苓 (二两)
- 云 术 (二两)
- 山药(二两)
- 薏 苡仁 (两半)
- 莲 肉 (二两)
- 芡实(两半)
- 甘草 (一两)
- 陈皮 (二两)
- 麦 (二两)
- 神 曲 (二两)
- 白豆蔻 (八钱)
- 桔梗(一两)
- 藿 香 (一两)
- 川黄连(四钱)
- 砂仁 (两半)
- 白 扁豆 (两半)
- 山楂(两半)。
这些配方中的药物组成虽然略有不同,但都包含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益气的药物,以及陈皮、白豆蔻、山楂、麦芽等消食和胃的药物,共同起到健脾开胃、消食止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