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祁连山地区则属于高寒半干旱气候。关键特征包括:光照充足、温差大、夏季短而酷热、冬季长而严寒、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这一气候类型塑造了张掖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河西走廊中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紧缺的典型区域。
- 光热资源突出:张掖年太阳辐射量达每平方米9.4万千瓦以上,仅次于西藏和柴达木盆地,川区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夏季辐射量峰值可达每平方米11700千瓦。高强度的光照为农业和太阳能开发提供了天然优势。
- 极端温差显著:年平均气温0.2~8℃,年温差高达26~32℃,日温差可达13~16℃。冬季极端低温达-33.3℃,夏季极端高温39.1℃,呈现典型的“早穿皮袄午穿纱”气候特征。
- 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54.9~436.2毫米,西北向东南递增,6~8月降水占全年57%~64%。农业依赖灌溉,春旱和沙尘暴频发,蒸发量远超降水量,加剧了水资源矛盾。
- 垂直气候差异:祁连山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气温随海拔升高骤降,冰川融水是重要的生态补给;川区则以干旱为主,形成“雪山-绿洲-荒漠”的垂直景观带。
张掖的气候条件既是资源禀赋,也是生态挑战。合理利用光热优势、科学应对干旱风险,是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