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冬天比广东冷,主要原因是地理屏障差异导致冷空气南下路径不同,加上湿度更高带来的体感温度加成。 具体表现为:广西北部存在南岭缺口使寒潮长驱直入,而广东受南岭阻挡更明显;同时广西空气湿度更大,湿冷效应显著放大寒冷感知。
-
地理屏障差异:南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在广东更显著,而广西北部的桂林、贺州等地存在天然缺口,冷空气可快速通过并深入广西腹地。相比之下,广东因南岭的完整屏障,寒潮影响被大幅削弱。
-
湿度与体感温度:广西冬季常伴随高湿度天气,水汽导热性远高于干燥空气,热量流失更快。回南天期间,广西日均湿度比广东更高,墙壁、地板凝结水汽现象更严重,形成“冷库效应”,实际10℃的气温体感接近5℃。
-
海拔与海洋调节:广西部分城市海拔高于广东,如南宁比广州平均海拔高约50米,昼夜温差更大。同时广东更靠近海洋,受海洋暖湿气流调节更明显,冬季基础温度比广西高2-3℃。
-
气候反馈循环:冷空气频繁入侵导致广西地表温度更低,后续回南天时暖湿气流遇冷表面更易凝结,进一步加剧湿冷。这种循环使广西冬季寒冷持续时间长于广东。
总结来看,两广冬季温差是地理、气候、湿度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建议广西居民冬季除注重保暖外,还需通过除湿设备改善室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