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太康是夏朝的第三任君主,姒启长子,以荒废朝政、沉迷享乐著称,最终因“太康失国”被东夷首领后羿夺权,成为夏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其统治仅维持短暂时间(约公元前1958年-前1955年),却因失政引发长达百年的动荡,直至少康中兴才恢复夏室统治。
太康自幼生长于奢靡环境,父亲启开创世袭制后纵情声色,为其埋下昏庸的种子。继位后,他变本加厉沉迷狩猎宴饮,数月不归都城,导致民生凋敝、诸侯离心。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趁机攻占都城斟鄩,太康流亡至戈地,史称“太康失国”。其弟仲康继位后沦为傀儡,夏朝进入后羿与寒浞篡权的混乱时期。
太康的失政直接暴露世袭制的隐患。启以武力建立家天下,但太康的无能统治使夏朝迅速失去民心,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反映了民众对腐败政权的不满。太康五弟武观所作《五子之歌》痛陈其罪,强调“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成为后世警示。
从历史影响看,太康失国标志着夏朝首次权力旁落,引发“后羿代夏”“寒浞篡位”等连锁事件。直至少康历经流亡与复国,才终结乱局。太康的教训警示统治者:权力需与责任并存,沉溺私欲必致政权倾覆。其陵墓位于今河南太康县,地名亦源自这段历史。